从泥泞到坦途
一条中国承建公路打通东非茶乡“财富动脉”
2025年4月26日,新华社记者《做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和真朋友——中肯携手书写共同发展的故事》中提及中企承建的C22公路——这条江西中煤承建的公路,如今正以其独特的方式,诠释着中非合作的深厚情谊与丰硕成果。
当无人机掠过肯尼亚西部连绵的茶园,一条蜿蜒的黑色缎带在翠绿茶海中格外醒目。这条被当地人亲切称为“茶叶路”的C22公路,承载着肯尼亚茶农们希望的故事。
建成后的“茶叶路”
10年前,这条泥路是茶农们最深的噩梦。
“2015年的那个雨天,我眼睁睁看着一车茶叶在泥泞中报废。”47岁的货车司机本杰明·奥里纳回忆道,“40多千米的泥路,困住货车整整6小时,25%的茶叶在颠簸中化作淤泥。”
那年4月的一天,他满载着一车茶叶经过C22公路运往内罗毕内陆集装箱港,途中车轮陷在泥里,装茶叶的箱子进水,他却只能眼看着茶农们的心血付诸东流。雨水浸透茶叶箱的画面至今刺痛着他的心。
茶叶是肯尼亚的经济命脉,养活了近300万人,年出口额超千亿肯尼亚先令。在肯尼亚著名的茶叶产区凯里乔郡,有60万茶农以家庭为单位经营着小型茶园。但落后的基础设施犹如勒住茶乡脖颈的绳索——雨季来临时,泥浆可能会吞噬整个产业的生命线。
转机始于2015年6月11日。
江西中煤的建设团队在裂谷省尼亚米拉至博美特段竖起工程标牌,这条贯通A1与B3两大动脉、贯穿核心产茶区、直抵内罗毕集装箱港的C22公路项目正式破土动工。原有土路升级为沥青表处道路,路面设计为6.5米宽的沥青表处行车道、双边1.5米宽的沥青表处路肩,标准段路面宽度为9.5米,采用肯尼亚公路和桥梁施工的标准及规范,设计合理的道路坡度,配备良好的路面材料,保证了路面的排水能力,彻底终结了雨季沼泽的困局。
项目施工
2017年12月,茶乡迎来新生。
沥青路面在阳光下泛着光泽,C22公路正式通车。“运输损耗几乎清零!”基普凯贝茶厂总经理西拉斯·恩吉布瓦卡莱指着昼夜运转的车间说,2000多个家庭因这条公路重拾生计。这个曾经被雨季阻断的公路,如今成为24小时畅通的经济走廊,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“茶叶路”。路旁10座加工厂的轰鸣声与采茶山歌交织,奏响产业振兴的交响曲。
这条凝聚中非智慧的道路,不仅改写着区域经济版图——它将肯尼亚东西经济带连为整体:600余个就业岗位托起当地家庭,32名技术骨干学习中国施工标准。蒙巴萨港的远洋货轮通过这条“茶业快线”,将非洲红茶的醇香送往世界每个角落。
当暮色笼罩茶山,仍有运输车队的灯光在沥青路上流淌。这条凝结着江西地质人心血的道路,正如茶树枝头的新芽,在“一带一路”的春风中绽放出生机勃勃的活力。
(中煤国际 朱建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