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人民网 - 江西频道:青春筑梦地质路 挺膺担当写华章

——记江西省地质局青年五四奖章(集体)江西省能源矿产地质调查研究院

发布日期:2025-05-19 10:03浏览次数:

2025年05月15日 人民网 - 江西频道

在赣鄱大地的青山绿水间,活跃着一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地质尖兵——江西省能源矿产地质调查研究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"江西省能源矿产院")。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青年队伍,用奋斗的青春在铀矿资源勘查、生态文明建设、科技创新、公益服务等领域勇挑重担、屡创佳绩,践行着新时代地质人的使命担当。

人才培育锻尖兵​

作为功勋地质队的"新生代",省能源矿产院每一名青年职工都接受过系统的核地质军工文化教育。他们在老一辈地质人讲述的奋斗故事中成长,在与老队员的深度交流中领悟"三光荣"传统的精神内核,汲取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。

团队坚持众人划桨开大船,关注每一位青年人的成长。研究院着眼未来行业发展需要,常态化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,通过多举措培养人才,建设多元化、梯次化人才队伍,持续培育发展新动能。

在项目一线,80后、90后技术骨干勇挑重担。短短5年间,团队年轻技术人员入选赣鄱俊才支持计划-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项目、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人才、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后备青年科技人才;荣获中国地质学会"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——金罗盘奖"、首届江西省地质学会青年科技人才优秀奖、江西省核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各1人,形成了"老带新、传帮带"的人才培养良性机制。

守正创新求突破

江西省能源矿产院找准服务保障能源资源安全、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支撑地质灾害防治的结合点,突破传统找矿思维,将勘查范围从相山铀矿拓展至桃山、龙南等铀矿领域,实现了从火山岩型到花岗岩型铀矿勘查的跨越。

团队以"地质+技术服务"模式,在国内多省及海外开展地质找矿技术服务和矿产资源勘查钻探项目,完成从"单一铀矿"到"综合找矿"的转型升级,推动传统地质找矿向"科技型、综合型"转变。

以"地质+生态"模式积极参与省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工作。实施的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、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,助推了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。

深钻细研结硕果​

团队以创新为引擎,充分利用相山数据库建设成果,融合最新地学理论,总结出"断裂交汇、斜坡赋矿,斑岩侵位、流体成矿,菱形断块、结点找矿"的相山盆地西部找矿新规律,显著拓展了铀矿区的找矿前景。

近年来,团队在相山工作区新增铀矿产地1处、扩大铀矿床3个,提交古塘锡钨矿点、同富钼钨矿点各1处。在沙洲中型铀矿床探明伴生铅资源量达中型规模,在邹家山铀矿床发现优质干热岩资源,在紫云山地区圈定铍、锂稀有金属矿找矿靶区1处,在牛头山地区单孔500米浅层揭露厚达128米的铀矿化集中区,并在深部发现较好的铅锌银矿体。

在省外实施的地质技术服务项目中,探明大型大理岩矿、大型花岗岩石材矿、大型玄武岩矿、中型萤石矿各1处。

团队参与的《中国东部伸展背景下铀成矿作用与找矿关键技术创新及其应用》荣获2023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;完成的《江西省乐安县居隆庵铀矿床成矿规律总结与找矿突破》荣获2022-2023年江西省地质学会首届地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;参与的"热液型铀矿理论技术体系创新及应用"项目荣获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特等奖。(龚忠民、邹俊卿)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