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
> 党的建设 > 地质文化

野外地质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

发布日期:2025-03-28 16:21 信息来源:财务资产科 作者:李浔枫

321日至22日,我有幸参加大队组织的机关野外地质项目实践活动,在大队党委的安排下分别前往了江西省修水县杨梅埂钒矿普查项目、江西省武宁县下车钒矿普查项目学习。以下是我在这次学习中的几点心得体会:

“账本数字”到“大地密码”的认知转变

在本次实践学习之前,作为财政资金项目的预算人员也参加过一些预算相关课程,了解过一些基本的地质工作手段,但几乎是通过地质技术人员的描述然后加以理解,未曾实地学习过。作为财务人员,日常工作常与预算、报表、成本核算打交道,而此次学习让我跳出“数字视角”,真正理解了地质工作的科学内涵与价值。通过亲身接触岩石、地层和地质构造,我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地质现象的形成过程,理解了地质勘查的复杂性与长期性,意识到项目经费投入的必要性与合理性。在野外,地质人员教我们使用地质锤、罗盘等工具,实地观察、记录和学习,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环境相结合;在机台,探矿人员向我们详细地介绍钻机各个部件及运作原理;在会议室,徐书记图文并茂的讲解让我对地质工作手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这些让我深刻认识到,财务预算需紧密结合地质工作特点,科学规划资金分配,避免因“纸上谈兵”导致资源浪费。  

“后期审核”到“业财融合”的角色转换

通过这次项目,我还认识到业财融合在项目实施工作中的重要性。作为财务人员要走出办公室,改变传统的工作思维模式,从审核性和事务性的工作中抽离出来,要熟悉项目流程、深入相关业务,抓住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成本控制点,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项目。作为项目设计的预算编制人员,将财务数据分析与地质成果评价挂钩,更应了解在各个工作手段的实施环节中,费用应该往哪花、哪块重点花、哪块不用花,让经费预算更加贴合项目实际,减少预算执行的偏离度,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。

“旁观者”到“同行者”的价值认同

通过这次野外学习,我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与复杂。作为地质人员家属,我常常听到野外工作的“小故事”,只觉得新鲜有趣。这次实地考察学习后,才深刻感受到地质事业的不易。地质人员向我们介绍,为了安全起见,地质填图工作中一般至少需要两个人同行,地质填图和化探工作是按照设计的线路行走、采样,遇山爬山,遇水蹚水,工作中往往存在各种隐患和危险:或是各种蛇虫,或是不小心踩到兽夹、陷阱等等......地质现象的形成往往经历了数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,而人类对地球的探索仅仅是冰山一角,这让我对自然充满了敬畏。在地质工作结束后,还需要对工作区进行复绿,因为人类肩负着保护地球资源和环境的使命。

此次野外学习是一次“跨界破圈”的宝贵经历。作为财务人员,我将以“学地质”夯实专业根基,以“知地质”提升服务效能,以“爱地质”践行初心使命,努力为江西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