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
> 九游(中国) > 新闻动态

我队职工获全局宣讲决赛三等奖

发布日期:2025-05-12 10:42 信息来源:团委、核地测绘院 作者:崔紫微、李星星

5月8日,全局五四表彰会暨职工宣讲大赛决赛在南昌举行。从全局“传承地质精神,彰显青春担当”职工宣讲大赛初赛中脱颖而出的10名选手依次上台宣讲经过激烈角逐,决赛共评选出一等奖1名、二等奖2名、三等奖3名、优秀奖4名。我队职工李星星获全局职工宣讲决赛等奖

李星星在决赛中演讲

宣讲稿。

 

用脚步丈量山河 以匠心绘就人生

李星星

今天,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关于“泥土味”的青春。

去年12月,我和两位同事参加江西省“天工杯”劳动竞赛,拿到了管道连接比赛冠军。握着奖杯那一刻,我的手在微微发抖——因为十二年的测绘生涯,像一幅地图,在我眼前缓缓展开。

2013年夏天,我刚参加工作,分配到德安县做土地确权项目。烈日下,我手忙脚乱地操作全站仪,汗水砸在图纸上,刚画好的房屋草图糊成一团,我当天的进度还不到老师傅们的一半。

那时的我像块海绵,白天学技术,晚上抱着《测量误差分析》啃到半夜。有一次,山风掀飞了图纸,我扑过去抓,一根树枝“唰”地刮伤了脸颊,划进耳朵,刺穿了耳膜。可比起这点疼,我更怕的是数据误差了一毫米——因为1毫米的误差,就可能导致一座桥的偏移,一条路的错位。

2019年,景德镇“三调”进入攻坚期。为确保省级数据汇交的准确率,凌晨三点,同事小王问我:“星哥,某个区那个图斑还去吗?”我拿起手电筒往墙上的影像图一照:“去!就算翻三座野山,也要让国土家底清清楚楚!”

那天,我们在山林里深一脚浅一脚走了18公里,最后在一座废弃岗哨边拍到了举证照片。收工时,大伙儿瘫在田埂上啃冷馒头,我却觉得格外香——因为这片土地的未来,就藏在我们记录的每一个坐标里。

如果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,那我的那盏台灯照亮了我工作以来每一段技术征程。它不仅陪我度过珠山区“三调”项目每一个加班加点修改图层属性的不眠之夜,也陪我在项目上凌晨的曙光中备考注册测绘师、一级建造师……一路走来,而今触摸这盏老旧的台灯,仍能触到那时滚烫的渴望——那是一个年轻测绘共产党员用光影刻写在信仰里的誓言:既要丈量大地经纬,也要攀登技术的高程点。

这个跟了我10多年的老伙计,装过鄱阳湖的监测数据,也装过给女儿买的遥控车。每次拉开拉链都像开盲盒:孩子掉的第一颗乳牙,妻子画的“爸爸回家倒计时”日历。这次,我的行李中装着女儿的“宝石”——其实只是测绘用的棱镜。你看,我们连父爱,都带着定位的精度。

128张高铁票,承载着数不尽对家的眷恋。女儿说过的一句话,每次想起都倍感心疼。那时我在项目部加班汇交数据,女儿跟我视频说:“爸爸,你再不陪我,我都长大了。”

测绘人把最多的亏欠留给了包容、支持我们的家人,把微笑打印在农民兄弟崭新的土地证里,把幸福留给了每一座“卫生城市”的标签上。我知道,那些错过的家长会、缺席的生日宴,都化作了大地上最温暖的坐标。

有人问:测绘的匠心是什么?是水准仪镜头里毫米级的较真,也是检测机器人在管道穿梭中的探索创新。“天工杯”比赛第一名的成绩,就是我们对“匠心”最精准的诠释。一遍又一遍.......实操的技术演练,为了学习市场最新技术,驱车数百公里去湖南厂家拜师学艺。106天的日日夜夜,我们对匠心的追求是:对数据精准的不懈追求,对前沿技术的积极探索,对地质精神的传承有序、发扬光大。

这双手测量过赣鄱大地,却量不尽新时期测绘人的热血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。多年来,我先后获得队“十佳青年”“优秀共产党员”及“江西省天工杯工匠”荣誉,所带项目班组获得了局五四青年集体和江西省工人先锋号荣誉。但我深知,个人的勋章上,永远镌刻着集体的名字。当我们在数字城市的三维建模中勾勒天际线时,实际上是在续写测绘队伍代代相传的精神谱系。个人的奋斗如同横轴上的刻度,团队的协作恰似纵轴上的标记,站在新时代的测绘坐标原点,我愿继续做那根拉直的水准尺,丈量着祖国山河的日新月异。

这枚小小的镜头盖,装得下三清山的云海,装得下鄱阳湖的波涛,更装得下测绘人“把山河捧在掌心”的赤诚。我是李星星,愿做永远对准祖国大地的那束激光,在经纬纵横间,测绘生命的精度与人生的厚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