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质弦歌不辍,青春谱绘华章
——公司一线青年的奋斗故事
青春的力量,青春的涌动,青春的创造,是地质精神脉脉相传的生命力所在。无论是在杳无人烟的漠海林原中,还是在熙来攘往的喧嚣闹市里,都有集团青年们的身影,他们铭初心担使命,用实干苦干、巧干能干绘就青春底色。
恪守“忠诚”,彰显青春担当
姜昌银讲解施工难点重点(右一)
“雨污管道开挖要及时做好基坑支护及临边防护!”“混凝土浇筑要注意下落的高度、浇筑的厚度、振捣的质量!”在上海金泽镇市政道路施工现场,青年项目经理姜昌银耐心向项目工作人员讲解工作重难点。
他是大家口中的“大哥”“导师”“专家”。作为一名基层党员,在工作中,他始终以身作则,冲锋在前;在队伍建设上,他古道热肠,育人才解难题。他除了干好“分内事”,也经常管一些“分外事”,抓项目建设,积极服务社会,展现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忠诚担当。
2024年6月的上海,连续的暴雨让项目附近的石塘港河水暴涨,填河旧道成为防洪隐患,导致河水急速上涨,引发内涝。汹涌的河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吞噬了道路,严重影响了交通和居民的日常出行。
刻不容缓!姜昌银立即组建突击队,安排机械,拆除围堰。经过一周加班加点地抢修,肆虐的河水渐渐褪去,小镇人民生活重回正轨。“感谢你们的担当作为,及时消除了隐患,为群众排忧解难。”当地政府有关负责人为这群青年点赞。
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姜昌银先后获得局优秀团员青年、集团年度先进生产工作者、集团年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。
谱写“奉献”,澎湃青春力量
王依健检查塔架沉降观测点
2024年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、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“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”,促进农村地区风电就地就近开发利用。王依健所在的河南洛阳市孟津区微风发电项目便是试点工程之一。
从一地一石的勘探,一砖一台的基础建设,到一梁一柱的塔架安装,王依健在学习中成长。
“这是公司的第一个新能源项目,我必须认真对待。”王依健言出必行,行之必坚。他潜入书海,参详2米/秒低风速的动能转化原理;他遍访厂家,寻找最佳轻质高强材料制作桨叶;他参加观摩培训,细究规范条文,为项目的建设贡献青春力量。
随着塔架逐渐“长高”,王依健时常要爬上30多米高的塔架查看施工情况。回想起初次登塔的场景,王依健历历在目:“刚上塔架,双腿就不由自主地哆嗦,大气儿都不敢喘。”夏季,头顶酷日,皮肤被晒得褪去了一层又一层;冬季,北风凛冽,手指常常冻得通红皲裂。王依健却说:“甘于奉献、艰苦奋斗是我们江西地质人的优良作风,我们要传承好和发扬好。”
项目建成后,一座座世界第二、中国第一的低速垂直轴智能型微风风力发电机将矗立山头,迎风旋转,让每一缕微风点亮万家灯火。
铭记“坚韧”,挥洒青春风采
工作中的王冰
2024年,波黑重要水道比斯特里察河上三个水电站施工正酣。9.6公里的引水隧洞每2米爆破一次,项目负责人王冰便钻进阴暗、闷热、潮湿的隧洞“肚子”中,开展全面“体检”。他时而摆好全站仪核准掘进的方向和位置,时而爬上脚手架,用手电筒观察内壁的防渗漏处理和支护结构牢固程度。每日走出如蒸笼般的隧洞时,他早已全身湿透、污泥遍体。
巴尔干半岛中西部工程区,河谷深切,千峰排戟,万仞开屏。2024年初,由于项目建设需要,新婚不久的王冰便来到这人烟稀少的异国他乡。“虽然辛苦,但是得到的锻炼也很多。”在层层困难面前,王冰总是这样笑着勉励自己。
当大家对着陌生的欧洲环保法规面面相觑时,王冰带领团队翻译、研读各项法规条文。他多次走访当地环保局、建设厅,组织项目团队编制的粉尘回收系统重构与废水循环技术方案。面对“前一刻如花岗岩般坚硬,后一秒似豆腐渣般破碎”的喀斯特地质溶洞,王冰创新应用三维地质雷达与动态支护技术,将坝基沉降误差严控在设计标准内。此外,他还利用BIM模型,优化隧洞爆破参数,使单循环进尺效率提升22%。当地监理不禁竖起大拇指,称赞“中国质量”。
追求“卓越”,点亮青春赛道
邹思桐(右一)进行VR设备使用教学
一个大雨滂沱的清早,赣地佳苑房建项目部智慧展厅内人头攒动,青年安全员邹思桐正在为新进场工人进行VR安全交底。
看着眼前这个VR虚拟一体机,班组长王建国紧锁眉头、半信半疑地说:“这玩意儿能让人体验虚拟现实?”邹思桐一边熟练地调试着设备上的参数,一边协助王建国佩戴好VR眼镜:“你试试便知!”只见屏幕上,未遵守安全操作标准的数字化王建国从百米高空坠落,吓得他脊背发凉,一把摘下眼镜。邹思桐用高新技术给在场的工人上了一节可感可知的安全课。
以往安全检查,邹思桐总要深入现场反复地看摸敲照、靠量吊套。各类安全日志、施工日志等纸质文件堆积如山。如今,AI智能监控摄像头对施工现场进行无死角深度扫描并拍照,通过智慧工地系统将安全隐患、质量缺陷传输到手机终端。邹思桐触动指尖,下发电子版整改通知单,实现无纸化办公。
为搭建智慧展厅,邹思桐或是一整天“钉”在工位上查资料,或是四处奔走向专家请教,逐渐成长为公司首批“智慧能手”,并获得集团2024年度“安全生产先进个人”荣誉。秉持开拓创新、勇创一流的理念,在邹思桐和他的团队不懈努力下,赣地佳苑项目获得“江西省房屋市政工程智慧工地示范工程”荣誉称号。
从黄浦江畔到巴尔干半岛,从传统施工到智慧建造,这群青年建设者们的故事告诉我们:青春最美的模样,就是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,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人生华章。正如那永不停歇的江西地质之歌,在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,必将谱写出更加壮丽的乐章!
(闻梦艳)